2024年11月10日
微信

观点|华东一牧者谈:教会当重视培养牧者同工和信徒的经济自立思维与商业意识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8月12日 07:47 |

“越穷越属灵”?
“传道人就不该碰钱”?
“信仰只要虔诚就好了,经商这些都是世俗的事情”?

这些类似的句子在国内不少基层教会传播很广,好似谈钱、谈商业等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禁忌地带一般。

日前,华东一位有着40多年牧会经验的D牧者在与笔者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他在经历过许多教会发展阶段和变迁之后沉淀下来的思考。

在与D牧者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到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观点:中国教会不能避讳谈钱谈商业,需要重视培养牧者同工和信徒的经济自立思维与商业意识。他特别鼓励信徒在各自的领域里积极的创造社会价值,努力经商赚钱,“可以做点小生意”。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考,是认为若教会没有经济自立思维和鼓励信徒在商业上发挥价值,长久发展下来就如同一条腿走路,教会和信徒也往往比较封闭,很容易只是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久而之久很容易成为“怪胎”一般,不利于教会的健康发展和信仰见证。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因为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原因,当时的环境比较艰难,很多男性牧者领袖很难服事,因此,从1960到80年代,当时的中国教会绝大部分是由姊妹信徒来带领的。”他从历史谈起自己所看到的当前中国教会在经济和商业上的思维较弱的原因,“起初这群姊妹带领者的特点是不需要钱也能生活,那时的环境是他们的丈夫和家庭可以养活他们,因此他们不需要外出赚钱,依然可以服事。她们热心爱主,为主吃苦。与此同时,当时她们基本都没有多少神学基础,没有对未来发展的远见,从而忽略了教会在经济上的独立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的问题,加剧了教会形成一个不懂经济、不供养传道人、更不培养传道人这样一个好像死循环的模式。”

他强调说,他并非是要从性别的角度上找原因,归根结底在他看来是当时的环境导致的现实情况逐渐产生了这样的结果。而这样一个畸形的发展“破坏了教会的生态,教会本身和牧者同工自身物质上的贫穷成为了教会健康发展的拦路虎。最终导致许多教会走了不该走的弯路和许多遗憾的事情发生。”

他分享自己一个角度的思考:“从1980年后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再度落实,教堂开门,曾经那过去的陈旧带领教会的思想又继续影响了教会20年,因此到了2000年,农村家庭教会几乎是零增长。”

“而在过去20年里,我认为教会在三个方面有很大的缺失:第一,没有重视发展经济的意识和体系;第二个没有完备的真理培训;第三,也没有多少在社会层面上的见证。”

当下,他认为“教会男性群体少,教会自身生存困难,教会对社会没有影响力等问题更加凸显了。”

他认为教会需要直面这些问题,要突破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教会需要有发展经济的意识,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教会要以一个主体的身份投入到经济活动中,而是说要帮助牧者同工和信徒有这样的思维,积极投入到商业活动,经济自立,而不是只是陷入到穷的思维中或者只是倚靠他人;在此基础上,要有真理的装备和培训,否认教会和信徒有了钱很容易腐败和世俗化;第三则是要活出生命,服务社会。

“教会有了钱,同时要以真理为根基进行管理,不然会来到腐败。所以物质的富足是为了服事而预备的。而在今天各个领域里,基督徒的比例都非常少,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力。”他鼓励自己教会的信徒积极参与到创造经济价值的市场运营中去,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与才能,积极营商,积极祝福教会;教会牧者同工也是并不排斥经商和自立,他本人是带职服事,身边一起的同工很多也是这样的思维,他认为这样虽然的确压力不小,但长期下来反而大家的经济自立和走向社会的意识加强,反过来促进了教会的健康发展。

“当有了经济实力,可以在社会公益方面更多回馈这个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践行成为这个世界的盐和光的教导。”D牧者补充说。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